主页 > 国内 >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南大学:追寻青年力量,感受瑶镇风光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中南大学:追寻青年力量,感受瑶镇风光

2024-08-23 来源:网络阅读:1349

8月10日至16日,中南大学“湘与青春”社会实践团来到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挖掘水口镇发展特色亮点,深入基层,追寻乡村治理中的青年力量,感悟乡村振兴进程中青年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江华瑶族自治县水口镇风景图(鲁康卓供图)

青年干部领头雁,深化创新创意,凝聚共识

水口镇位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沱江62公里,总面积326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辖22个村(居)委会,是依托涔天河水域绝美风景、融合丰富的瑶族文化和库区移民安居发展等建设而成的一个移民新镇,是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国家级生态乡镇、省级特色文旅小镇、省级文明村镇、省级卫生乡镇、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镇,享有中国爱情小镇的美誉。

在这里,湘与青春社会团队走进水口镇政府,与政府干部面对面交流,感受政府部门的青年血液力量。在调研中,同学们了解到水口镇领导班子中有许多“90后”青年干部,他们充分发挥青年的活力与创造力,为乡镇治理注入青年力量。他们在打造爱情小镇品牌、发展浪漫旅游、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承办高校项目竞赛、培养电商直播队伍、发展集体产业经济方面都发挥着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与创新力。以镇长为代表的青年干部们积极鼓励年轻人创业,在爱情小镇打造青年创业基地,提供创业政策扶持,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为当地老百姓服务,提高乡镇治理水平与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水口镇镇长唐祖鹏表示:我们是全县最大的移民乡镇,大就要有大的样子。我们的干部队伍是江华乡镇中最有活力和干劲的团队,有这样一支朝气蓬勃、能力突出、能吃苦、肯奋斗的队伍,水口才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克服重重艰难险阻,成为全县的杰出代表。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青年才俊投身乡村治理,在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中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

图为湘与青春团队成员与镇长、镇团委书记合照(鲁康卓供图)

小微企业进社区,实现楼上住家,楼下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产业振兴是增强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走进水口镇幸福社区,这里分布着大大小小包括耳机厂、鞋厂等小微企业。这是幸福社区在异地搬迁政策下,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有志青年就近创业、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景。小区房一楼作为厂房租赁给当地创业青年,为其提供厂房建设基地;二楼及以上作为当地居民生活居住地,便利了居民生活与就业。当地老百姓家庭顾上了、就业解决了、钱包鼓起来了、生活幸福起来了。

湘与青春实践团队通过与水口镇居民、耳机组装厂梁老板深入沟通,了解到他于2007年开始创业,2018年通过联系政府返乡创业,当前厂房为62位当地居民提供就业,运行相对平稳,得到了当地居民的认可与支持。梁总表示:当时回乡创业也是能够照顾到老母亲,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厂房建立起来,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每年也为当地税收收入做出贡献。

图为水口镇小微企业场所实景图(黄蕾供图)

电商直播进村部,打造一村一品,谋出新路

近年来,水口镇推出“一村一品”建设,枫源村积极探索,走出电商直播新路子。湘与青春团队成员走进枫源村村部,与村支书贾代春、大学生村民贾治现进行交流并了解到在数字化时代,镇政府组织电商直播培训队伍进村、社区进行宣传。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枫源村积极响应,通过电商直播方式售卖当地稻米等农产品,解决了农产品供大于求而售卖不出问题,得到较好的反响。村部直播做起来了、品牌逐渐建立起来了,村民的农产品卖出去了、问题解决了、笑脸多起来了。

枫源村村支部书记贾代春表示:电商直播是一条好路子,后续会进一步做好电商直播,逐渐建立扩大村级电商队伍,打造稻米特色品牌。

图为湘与青春团队成员与村支书访谈过程(黄蕾供图)

同心美丽成色足,推进特色亮点,共享资源

湘与青春实践团队走进湖南省级同心美丽乡村示范基地——如意村,探讨如意村的特色与亮点。如意村在国家政策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推进同心美丽乡村建设,建设特色村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在资源下乡的推进过程中,积极改善村落路灯问题,打造同心舞台,建立如意特色工坊。如意村积极做好“五联系五到户”,对点联系村民村户,深入了解村民困难与问题,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如意村村支部书记廖江勇表示:非常希望青年群体来乡村多贡献一份力量,引导青年群体为同心美丽乡村治理出点子、献力量,并全力支持想为老百姓做事的青年。

图为如意村村部笑脸墙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湘与青春实践团通过走访调研+问卷发放的形式,深切感受到了水口镇乡村的发展变化,看到了乡村治理的成效,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与问题,并将积极寻找相关优化路径。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青年人来到乡村,留在乡村,服务乡村,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增添青年色彩,为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添砖加瓦,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展现青年的作为与担当。(通讯员:向欣怡、周一臻)